我有幸采访了我的一位朋友,杰森·亨尼格,他是一名作家、编辑,也是佛学领域的专家。我觉得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和抑郁是很有趣的。在我自己对如何应对抑郁症的探索中,我发现调查其他文化和哲学方法如何处理心理健康问题是有帮助的。我真心希望你能和我一样觉得这次采访很有启发性。
生物:贾森·海宁格住在洛杉矶,目前是人间佛教杂志的副主编和Middleway按前主编。他也是一个特殊需要的孩子和一个神经学典范孩子的一大怪胎,诵读困难和父亲。他还写了科幻和幻想网站Tor.com。
我知道你可能会写一本小说,但你可以给东方哲学的简要说明以及它与心理健康?
东方哲学这个范畴太宽泛了,我无法回答。我必须专注于佛教,因为这是我所知道的。那么,佛教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呢?好吧,如果你从自尊的角度来考虑心理健康,而不是自大、同理心、思维清晰和赋权感,我认为佛教可以是通向所有这些组成部分的一条很好的道路。
孤立和无力是造成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佛教教导我们,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所有生命都是相连的。约翰·多恩(John Donne)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佛教徒也会同意这一点。我就是我,但我和你并不是毫无关系的。我们都是平等的。虽然对许多人来说,这似乎是空洞的陈词滥调,但在佛教中,这是一个核心原则,意思是最真诚的。
佛教给人就像是在大海中,而不是仿佛置身一个人的生命浪潮正在一个孤立的现象的感觉。A浪是一波,而不是来自海洋的其余部分分开。海的富丽堂皇里面是一个波,每一滴水是大海般。佛教给它的从业者连通的深厚的感情没有身份的损失,从来没有优越感或自卑感他人的条款。
另一方面是因果报应的概念。现在,报应有了坏名声。人们往往只认为因果报应是一种惩罚,但这个概念实际上比因果报应更为中立。“业”在梵语中是“行动”的意思。佛教教导我们,我们的处境,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来自于我们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负责,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有限的观点。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面临什么情况,我们都可以改变。因果报应实际上是一种责任和授权的教义。
综上所述,我只能认为这样的观点有利于健康的思想。
如何将佛教定义抑郁症?他们会说关于抑郁症的疾病模型是什么?
我不知道佛教对它有一个具体的定义,但它告诉我们,痛苦源于妄想。根据许多佛教流派的说法,核心错觉是认为自己或他人内心都没有开悟的潜力,或者认为现象彼此之间是不相关的。从这种错觉中产生了无数其他的错觉:孤立感,视他人为高人一等或低人一等,认为生命的力量与自己是分离的。我们都很清楚,短暂的愿望得到满足与幸福相去甚远,但我们却在物品、暂时的事物中寻找幸福。
抑郁症的疾病模型…和以前一样,佛教对此没有具体的答案,因为佛教有2500年的历史,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的概念是一个相当新的东西。但我想说,佛教绝对支持人们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医疗照顾的观点,无论疾病是什么。认为祈祷或冥想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宗教与正确的药物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强有力的组合。而学习哲学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对各种疗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从不太好的疗法中筛选出有用的。
根据这一理念是悲伤的东西应该根除或者是人类生存条件只是一个正常的一部分吗?
所有的人都会时不时地受苦。如果这不是真的,我们就不是人类了。在某些佛教形式中,消除痛苦是一个目标,但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成佛是一种深刻领悟的境界,而不是一种神性或非人性的境界。佛若未曾受苦,怎会有慈悲心?
所以,我不认为痛苦是可以根除的。但我确实认为,一个人可以获得智慧,不陷入永久的痛苦。智慧带来了广阔的视野,因此,一种比例感,使我们不会承受超出理智的痛苦。
什么是佛教说的“空虚”的感觉?
为了避免混淆,我只是想澄清,空虚的观佛,(Shunyata在梵文,又译为nonsubstaniality)是不一样的内部中空,或感觉像你的生活是漂泊和没有意义的感觉。Shunyata太复杂,进入这里,让我们把那一边一点点。
情感上的空虚,我认为,通过我们自己的问题变得如此消耗,我们从生活中把自己关断的作用。我们变得像白噪声,模糊,模糊的自己。这是一个领域,佛教,而事实上,宗教本身,可以有很大的价值。毕竟,不是宗教思想的说,在宇宙的宏伟计划,你的价值,你连接到一些伟大的事情的时候,你是这一切的一部分?
有佛教民俗一个著名的故事,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女人失去了她的孩子,她成了悲伤如此充满她抓住孩子的尸体到她的身体,要求别人给她的药,治好她的死亡本身的孩子。她走近佛,问他医学为她的孩子。他告诉她去挨家挨户和收集从每一个在其中没有一人受的房子白色的花,他会成为医学从鲜花。于是,她挨家挨户,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悲剧。最后,她看到她并不孤独,这把她带回她的折磨。难道她还是要悼念?当然。但她的行为已经恢复了她的连接和她的同情,这反过来又帮助她经过她的悲痛完全,而不是停留在孤立妄想的循环,其中她的一生是由一个悲剧事件定义。
什么压力?这是否有理念的任何方法,它可以帮助战斗压力和缓解焦虑?
什么是压力,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事情,当你想想看。本来,压力意味着体力的,建筑的关注。不知怎的,这成为了焦虑和恐惧的代名词。
所以,当你感到有压力,也许它会是好花点时间问自己什么是你真正的感觉。它是可怕的呢?是不是有罪?难道是悲伤?绝望?
佛教有无数的冥想和修行方法来培养一种中心意识,不胜枚举。但最重要的是佛教强调自我意识和行动。我们有无限的潜力,这不是花言巧语。
生活本身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害怕改变就是害怕生活,真的。最好知道,因为生活是变化的,生活不是一件停滞不前的事情,不是一种无尽的紧缩。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改变航向。
我听说过很多关于冥想的心理益处。我试过冥想,但我的心一直在跳。对于我和其他不太明白如何冥想的读者,你有什么建议吗?
西方人最熟悉的是禅宗,禅宗中的冥想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这是一种试图进入一种非语言状态的方法。由于这是对冥想的普遍看法,人们倾向于认为,如果在冥想时想到了什么,他们就做错了什么。我们把那个主意扔到一边去,好吗?
冥想只是意味着平静自己打倒,去除杂念和对生活的思考。所有姿势和手势以及特殊的垫子又香又特别安静的房间......这些东西都是次要的最好。你不需要宣纸窗户和榻榻米。你只需要花时间老老实实地思考人生。园艺可以静心。骑自行车或跳舞或游泳,可以静心。散步在公园或只是通过您的想法是什么坐了一会儿,以排序是冥想足够。还记得独自冥想是不一样的事情采取行动。改变你的生活是佛教是讲。冥想的做法是在过程中的一步,但不是整个过程本身。
佛教对幸福说了什么?每个人都能得到吗?幸福应该是人生的目标吗?
幸福绝对应该是人生的一个目标。如果不是为了快乐,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但佛教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看待幸福。没有问题的生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是幸福的生活。幸福就是智慧,而不依赖于外在。幸福是看到生活没有过滤,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和帮助别人。这不是获得或失去一个物体的问题,社会地位,认可,名誉或金钱,等等。这些事情在生活中都是暂时重要的,但与真正的幸福很难相提并论。真正的幸福是摆脱妄想的解脱,是帮助别人摆脱妄想的慈悲。
你相信那里是一个心/身连接情绪障碍?多少控制,我们真的有超过我们的情绪?
佛教并没有真正看到心灵和身体之间的区别,除非是视角的问题。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情绪?好吧,从个人观点而不是佛教教义来看,老实说,我根本就不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有我的感觉。我不想审查自己。我认为那是不健康的。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少些控制,多些表达!我并不是说我是个野蛮的人。远非如此。但除了真实的情感,我什么都不想感受。其他的都是谎言。
根据你的经验和知识,一个人如何应对抑郁症?
我认为应对是不够的。我认为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我所属的佛教组织——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说:“希望是一个决定。”这已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希望不是绝望、愚蠢或逃避的乐观。这是一个决定,一个非常好的决定。
在电影中,哈罗德和莫德,莫德说,“给我一个L!给我一个I!给我一个V!给我一个E!L-I-V-E,生活!否则,你在更衣室里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这是一个深刻而美妙的建议。在极度抑郁的时候,我们经常想,“如果我能停止感觉,我就没事了。”但这并没有什么乐趣。快乐从不来自于感觉的减少。
但是允许自己去感受,去表达感受,需要勇气。希望和勇气。我们如何产生这种勇气?我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帮助别人。我不是说当受气包;我的意思是花时间和精力和一个人联系,成为一个好朋友。就像那个失去孩子的女人的故事一样,当我们同情他人时,每个人都会受益。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佛在悟道之前,曾面对魔鬼之王魔罗。魔罗用尽全力折磨和奚落释迦牟尼,说他毫无价值和软弱。玛拉攻击他的自尊心。当他打败魔罗时,释迦牟尼的觉悟显现出来。但当佛陀正在考虑如何传授他所学到的东西时,魔罗第二次攻击了他。在第二次打败魔罗之后,佛陀开始教导。
为什么玛拉要攻击两次?因为修行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他攻击释迦牟尼之前的成就和教导,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释迦牟尼都必须用希望和信心打败魔罗。
无论你信仰什么宗教,如果你信奉任何宗教,我认为在面对抑郁的时候,就像释迦牟尼与魔罗斗争一样,你必须面对你最恶毒的妖魔,踢开他们的屁股,否则你永远无法前进。你这么做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你在乎的人。这是通过治疗,冥想,药物治疗,还是两者的结合来完成的,这不在我的管辖范围内,但首先是希望,希望是每个人现在都可以做出的决定。
谢谢你杰森!我爱你的临别赠言。我知道我们的读者也会这样。
**